重庆社会科学院成立于1987年,是重庆市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市委市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重庆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根据工作安排,现面向社会公开招收202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招收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品行端正,遵纪守法。
3.在国内外已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5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4.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含35周岁)。
5.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能尽职尽责地独立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6.原则上应全脱产在我站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符合我院学科建设需要,表现特别优秀且能保证我站要求的工作时间,可招收为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
7.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面向非重庆社会科学院职工。
二、合作导师、研究方向和招收人数
合作导师
|
职 务
|
招收方向
|
杨 果
|
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出版物中心)执行总编辑(主任),研究员
|
城乡融合、乡村建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吴大兵
|
重庆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治理
|
邓 靖
|
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研究员
|
现代化经济体系
|
彭国川
|
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
区域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
|
丁 瑶
|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
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
易 淼
|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
根据工作需要和报考情况,每名导师择优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2人(优先招收全职博士后)。
三、申请要求
申请人需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附件1,请用A3纸打印)。
2.博士后申请人员进站科研计划书(附件2,请根据研究方向自行确定具体选题,计划书正文不超过6000字)。
3.博士学位、学历证书复印件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的有关证明。
4.博士论文、学术著作和近五年公开发表的与所申请研究方向相关学术论文2篇。
5.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简历、个人近期二寸免冠照片2张。
6.未取得博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应届博士生须由在学单位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按期取得博士学位、学历证书的证明,在职人员须由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出具同意申请做博士后研究人员的书面证明。
7.半年内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表。
四、报名时间
本招收简章长期有效,申请人将相关申请材料邮寄至重庆社会科学院科研处。我院根据申请情况定期组织开展进站答辩。
五、在站待遇
博士后进站后签订劳动合同,日常经费标准按重庆市及重庆社会科学院有关规定执行;社会保险由重庆社会科学院按有关规定代为缴纳;提供临时周转房和职工用餐;在站期间符合条件的资助重庆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支持申报省部级基金项目。
六、出站条件
博士后出站除撰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外,还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以本人为第一作者,重庆社会科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主持完成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以本人为第一作者,重庆社会科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CSSCI期刊(非扩展版来源)发表1篇所在一级学科紧密相关的学术论文。
3.以本人为第一作者,重庆社会科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我院《科研成果计分办法》明确的刊用载体上发表1篇咨政建议(不含观点摘编等综合采用情况),并获得市委书记或市政府市长批示肯定1项。
4.以本人为第一作者,重庆社会科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完成下列成果任意2项或任意1项2次:(1)在我院《科研成果计分办法》明确的刊用载体上发表单篇咨政建议,并获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市委常委或者市政府副市长批示肯定1项;(2)在本专业领域核心期刊(非扩展版来源)发表1篇所在一级学科紧密相关的学术论文;(3)主持完成1项省部级重点及以上项目。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赵老师
电子邮箱:2457804720@qq.com
联系电话:023-67992217,18315111699
通讯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重庆社会科学院科研处409室
邮政编码:400020
附件:1.博士后申请表.docx
2.进站科研计划书.docx
重庆社会科学院
2025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