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印发关于表彰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第九届重庆市发展研究优秀成果的决定,我院共计19项研究成果获得第九届重庆市发展研究奖,同比增加18.7%,其中,一等奖6项,同比增长3倍,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3项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同比增长2倍,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我院获第九届重庆市发展研究优秀成果名单
(一)一等奖(6项)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完 成 人
|
第一完成单位
|
1
|
探索我市“三社”促“三变”有效形式研究
|
卢向虎、侯金亮、毕茹、杨延梅、彭双玉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2
|
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更新改造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曹银涛、边静、陈林玲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3
|
新发展阶段重庆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内涵特征、评价指标及实践路径研究
|
罗伟、彭劲松、黄意武、程凯、李钰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4
|
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内涵及指标体系研究
|
刘嗣方、彭国川、朱旭森、代云川、李钰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5
|
氢储能产业发展趋势及重庆应对研究
|
彭国川、张凤太、官冬杰、朱旭森、王欢欢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6
|
重庆市重大决策网络舆情风险评估标准体系研究
|
刘晓敬、卢向虎、冉龙江、许文胜、杨婧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二)二等奖(8项)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完 成 人
|
第一完成单位
|
1
|
重庆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
黎智洪、何睦、周松江、代茂利、吴家旭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2
|
努力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地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高地的路径研究
|
朱高云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3
|
借鉴深圳科技、产业、金融、人才循环经验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唐于渝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4
|
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
吕昕、赵宏岳、蔡东伟、石渝、孟京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5
|
充分利用红色资源 进一步加强重庆政治建设研究
|
吴大兵、刘颖、王芳、华玲、张思璐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6
|
疏通七大堵点 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功能
|
邓靖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7
|
推动落实《重庆市河长制条例》的重点措施研究
|
谢开智、张伟进、黄鑫、马银玲、李卓凌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8
|
港澳“一国两制”实践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工作对策研究
|
吴昌凡、张伟进、谢攀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三)三等奖(5项)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完 成 人
|
第一完成单位
|
1
|
成渝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体制机制研究
|
张永恒、杨姝、谭愉月、程大伟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2
|
“绿天鹅事件”背景下整体推进我市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先行先试研究
|
王延伟、李万慧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3
|
重庆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
杨果、张莉、刘楝子、严伟涛、肖端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4
|
加强“陆贽在忠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对策研究
|
杨姝、张永恒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5
|
绿色发展背景下重庆碳总量调控机制优化研究
|
孙贵艳、漆明亮、李佑静、陈甲全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我院获重庆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名单
(一)一等奖(1项)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成果
形式
|
出版社(杂志)名、出版(发表)时间/完成时间
|
报送单位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1
|
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系列问题研究
|
论文类
|
《江淮论坛》《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共14篇,分别为2022年第6期、2022年第5期等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文丰安、何睦
|
(二)二等奖(2项)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成果
形式
|
出版社(杂志)名、出版(发表)时间/完成时间
|
报送单位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1
|
重庆生态安全保障对策研究
|
研究
报告类
|
2021年6月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吕红、孙贵艳、李春艳、孟姣东、任文灿
|
2
|
个体老龄化风险评估与老年照护服务市场供给侧的研究
|
著作类
|
新华出版社,2022年12月
|
重庆社会科学院
|
钱明亮
|